对于很多家庭而言,冬季的温暖有时显得很重要。这一季节,供热保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舒适度。今年的供暖季尽管已结束,但在天津能源集团热力公司所属的西部供热应急抢修中心,抢修人员却仍然忙碌不已。随气温持续下降,他们在对供热设备做全面检修,为马上就要来临的下一个供暖季做好充分准备。
这个位于西青区中北镇的西部供热应急抢修中心于2024年11月正式投入运行。其总建筑面积达798.66平方米,主要服务于包括西青区与静海区在内的津城西南部,同时扮演南开区、河东区、红桥区等地的后备支援单位。这座现代化的应急抢修基地依托于市区西部应急抢修资源,通过实施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确保了抢修能力高超、物资装备齐全,响应迅速,成为了西南部甚至全市供热系统安全运作的“温暖守护者”。
据抢修中心负责李峰介绍,供热管网犹如城市的“生命线”,若发生泄漏或故障,抢修工作必须争分夺秒。过去,供热管网故障往往需要跨区域协调,响应时间比较久。然而,现在启动的中心“联动机制”,则能快速响应并施救。无论是管径DN1000以上的重大故障,还是DN500以下的小型泄漏,中心都能在最短时间之内控制险情,确保居民正常用热。
为了保障居民能在寒冬中享受到温暖,抢修中心采用了“带压堵漏+动态监测”技术,能够在不停热的状态下,完成管道的带压修复。同时,他们还通过远程室温监测装置,实时调整处置方案,以此来守护每位居民的冬季温暖。
走进西部供热应急抢修中心,眼前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和带压堵漏实训室令人大开眼界。物资储备库内堆满了70余种抢修工具,包括管道测漏仪、无人机和RTK定位设备等,更不可思议的是2000余件带压堵漏设备与焊接球阀。通过智慧仓储系统,每件物资均可实现“一键定位”,确保在紧急状况下30分钟内出库,极大地提升了抢修效率。
此外,在带压堵漏实训室内,抢修人员能够模拟高温度高压力的供热环境做相关操作演练。李峰表示:“通过高精度压力控制设备和实时监测系统,抢修人员能在‘实战’中掌握带压堵漏技术,确保冬季抢修时‘零失误’。”
供热抢修工作涉及高温度高压力作业,安全成为重中之重。为此,西部供热应急抢修中心开设了“沉浸式”安全培训设施,让抢修人员零距离体验风险场景。模拟用电培训台再现室外抢修临时用电环境,抢修人员可身临其境地体验短路、漏电和过载等突发状况。同时,综合机械伤害体验更是让他们深刻理解安全操作规范。
展望未来,西部供热应急抢修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智慧供热”的探索,预计在2025年启动引入智能诊断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管网的故障风险。李峰强调,供热是民生工程,更是责任工程。他们的目标是追求“拉得出、顶得上”,通过强化各项培训和技术储备,全力保障津城百姓的温暖。
在即将到来的供暖季,市民朋友们不必再担忧温度问题,因为西部供热应急抢修中心正以扎实的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温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